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环境报》头版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

两会专访丨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推动祁连山保护

由大治到长治



祁连山脉自东向西逶迤而来,在河西走廊中段、冷龙岭北麓,有一座自汉代延续至今的山丹马场。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时来到山丹马场,他指出,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甘肃坚持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结合,把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相结合,祁连山生态保护实现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仅是全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博物馆”,也是推动同类型生态环境问题彻底整改的“教科书”。


祁连山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要求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整改,不彻底解决决不松手,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葛建团告诉记者,通报发出后,甘肃省制定整改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投入专项资金,强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此外,还强化刚性约束,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指导各级各方面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日常。


“通过多年努力,全社会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葛建团说。


自2017年以来,祁连山8类31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按期完成。曾经“千疮百孔”的祁连山现在已“满山苍绿”。


最新数据显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植被生长状况总体改善,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均呈显著提升趋势,植被指数增幅10.88%,植被覆盖度增幅7.81%,植被生产力增幅14.8%;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葛建团表示,目前,管理体制健全、部门责权清晰,系统监测、科学评估,部门联动、强化监管的祁连山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已初步建立;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变“靠山”为“护山”、变“输血”为“造血”、变“守业”为“创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行动自觉。


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从雪山冰川到潺潺泉水,从苍翠林海到鸟兽灵动,处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新气象。


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既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长效机制有效落实,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葛建团说。


在葛建团看来,整个祁连山地区都是生态系统脆弱区,修复治理后生态功能恢复时限较长,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二次破坏的风险较大。同时,区域内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资源型、指标型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葛建团建议,要以加快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保护与修复、建设与考核常态化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科学调整祁连山保护建设中的方向和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同时,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常态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监管体制完善,有效激发祁连山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针对当前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及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葛建团认为,应鼓励国家相关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为精准科学开展监测评估、系统开展保护修复、有效提高生态系统恢复能力提供支撑。


“甘肃省将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推动祁连山保护实现由集中整治修复转向常态长效保护,由大治转向长治,建设美丽祁连山。”葛建团说。

立足大局深入谋划 锚定目标贯彻落实

——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个必须”的重要要求,为做好新征程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工作实际履职尽责,是代表委员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一以贯之的系统思考与深入谋划,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


“在生态空间占比低、开发强度大、自然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寻求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统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江苏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琦指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表示,将坚决扛牢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和相关部门责任,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全力支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落地,更好服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表示。


除此之外,“绿色低碳”也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将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不动摇,以高质量的数字化赋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用优美生态提升人民幸福感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此,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表示,将聚焦建设美丽海湾,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临海亲海获得感幸福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选择。“我们将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指出,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守正创新,在治污攻坚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


“未来将更加深入基层和企业家群体,调研了解企业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全国政协委员、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表示。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牛秋鹏 汪蛟
责任编辑:张昭楠
审核:汪蛟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真抓实干 勇毅前行 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中国环境报》专版特别报道:陇原大地生态文明建设这十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调研督导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 厅长、核安全局局长葛建团在《甘肃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而不懈奋斗

关注生态环保,请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